“当你记过一条笔记,而你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写过的时候,你该如何找到它?”

当我回看自己数年间积累的各种笔记时,时常会有这种感觉,“咦,原来我还记录这么棒的观点?囧,这个问题我居然反复感悟记录了 2、3 遍,重复造了这么多次轮子……”

但我很少把这种疑惑真心当做一个应该解决的问题,直到去年在《卡片笔记写作法》中读到这句灵魂拷问:

当你记过一条笔记,而你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写过的时候,你还如何找到它?

好的笔记方法不仅仅是帮助我们「查找记录」,而是帮助我们「发现想法」。

随着笔记数量越来越大,未来某一天我必然不再记得今天写下的某句话,那我该如何与 ta 再次相遇?

……

自从去年把笔记 app 换到了 flomo,越来越觉得离不开“卡片式笔记”这个理念。所以当少楠(flomo 联合创始人)来问我,有没有兴趣写一篇相关分享时,我一口应下。

因为孜孜不倦地向伙伴们安利 flomo,我的会员有效期已经被动增长到了 2026 年。照这个节奏下去,我的会员可能这辈子都用不完了…… @少楠:会员有效期以后能继承不 🤪
因为孜孜不倦地向伙伴们安利 flomo,我的会员有效期已经被动增长到了 2026 年。照这个节奏下去,我的会员可能这辈子都用不完了…… @少楠:会员有效期以后能继承不 🤪

但随后我又陷入了一种纠结。

卡片式笔记的理念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中已经有了完整的阐述,我其实只是在努力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 👇 在 flomo 的文档中也已经有数位前辈分享了自己的方法。

怎么能在这之后继续给大伙带来信息增量呢?这个问题让我有些为难…… 直到后来想到了自己在 flomo 中记录过的一次有趣的自我实验:

那些让我非常有收获、很有成就感的瞬间,往往都不是源自某件花费时间的“大事儿”,而总是来自于解决了某个生活中非常具体、现实的问题,甚至常常是很小的一件事儿

所以,顺应本心,也许选择一个更加具体的问题更适合我。我选了卡片笔记帮助我最大的那个问题:

当你记过一条笔记,而你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写过的时候,你该如何找到它?

我在笔记中常有的困惑,比如:

  • 为什么我的笔记总是越积累越复杂、越困惑,到最后甚至都不想打开了?
  • 为什么我读书读完就忘了,读书笔记记完也想不起来看?
  • ……

我觉得都是在说这同一个问题。

……

人们常说,做事儿要有复利。

对于记笔记而言,能在需要时及时发现过去自己写过的笔记,并在此基础上再次迭代,也许可以成为复利的基础。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比我当初预想的要简单,一句简单的原则就解决了我的困惑——每写一张新卡片,都尽可能把 ta 链接到一张相关的旧卡片之后。

简单的有点让人难以相信,却也一如既往地符合卡片式笔记的简洁美学: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才是最有效的。

自下而上往往越积累越有价值。反过来自上而下,越积累容易越复杂越让人感到困惑。

——读完“卡片笔记写作法 – 简洁是最重要的”这一章后我写下的卡片

这句简单的原则,帮我创造了 2 次发现旧笔记的机会(flomo 的每日随机回顾功能还给我们创造了第 3 次)

第 1 次机会

为了写下新卡片,我会先去搜索与之相关的旧卡片,这是第一次机会。

这里有个重点,一定要用“搜索”功能而别用标签来“查找”

按照分组的方式查找邮件,平均用时 1 分钟,而搜索只要 17 秒。而且不合理的分组管理很容易制造大量冗余,更难找到重要信息。

——《混乱》

搜索的效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搜索带来的随机性。我们更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各种包含相关关键词而我们自己都没想到的卡片。

而卡片笔记的另一个原则会让搜索这件事儿变得容易——每张卡片只写一件事儿,而且长度要限制在一张卡片之内,或者不超过半个手机屏幕(我要先坦白,我有在努力这么做,但也时常做不到 🥲)

这个原则会极大改善后期的搜索效率。

如果是传统笔记,标题 + 正文的形式,搜索出来的结果都是一个个标题,然后我们要一个个点开读完才知道当时在说什么、哪里命中了的关键词,来回跳转很消耗耐心 👇

如果笔记正文又比较长,比如读书笔记,就要被迫摄入大量不相关的信息才能找到想要的内容。虽说读一读以前的笔记也挺好,但如果搜索带来的心理阈值过高,这个习惯就很难保持下来(我想这也是为什么 flomo 坚持记录过程要简单的原因)

在 flomo 中搜索关键词,心理压力就小多了 👇 往下翻就是了

第 2 次机会

在找到合适的旧卡片后,我会用链接(批注)或者标签的方式来把新卡片“写在旧卡片之后”。这会给日后创造第 2 次机会。

卡片式笔记的链接和反向链接是个特别香的功能,不但可以在一张新卡片中链接旧卡片,在被链接的旧卡片下还会反向显示所有链接到旧卡片的新卡片。

比如我前面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成就感的自我观察,然后我会把每天的零散记录写在第一张卡片之后 👇

以后的某一天,我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做过的实验和这些想法,但当我再次收获关于「成就感」这个话题的新想法时,我会在搜索关键词时找到这个卡片,然后顺着 ta 的链接发现自己过往的尝试 👇(反向链接)

也可以反过来,当我又学到了一个关于猫的知识或者方法,我还可以顺着这个链接回到当初的尝试上 👇(正向链接)

再或者顺着里面的标签,我也会重新想起当初这几个月的点点滴滴 👇

顺着这些链接,我会不断重新发现那些被遗忘的想法和经历,并基于自己新的经历发展出更多新想法,或者反驳自己当初的错误(这就做到了前面说的“好的笔记方法不仅仅是帮助我们「查找记录」,而是帮助我们「发现想法」”)。

以前写笔记,我会先想如何写;现在写笔记,我会更多想以后如何找到。我们选择的工具也在反过来影响我们自己思维方式。

随机爬山算法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刚好又发现了这样一个新想法——搜索+链接查找笔记的方式,原来刚好用上了系统优化算法中的「随机爬山算法」。

随机爬山算法:在一片为未知区域中,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寻找最高点。常用来寻找最佳参数。

这个场景像极了我们查找笔记,在一堆已经遗忘的笔记中找到相关的那条。

如果我们只是从当前位置开始向上爬,我们虽然能爬到一座山的山顶,但却很可能不是这篇区域的最高点 👇 比如这样(类似分类查找的方式)

如果我们用完全随机的方法穷举,虽然理论上能够找到最高点,但却很难接受这个时间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有了随机爬山算法——先随机选出多个位置,然后在这些位置中选择海拔最高、或者最陡峭的那几个,再开始向上爬山。兼顾结果和效率。

我这次的“爬山”过程:

  1. 先是想要找到《混乱》中关于“搜索和分类哪个更快”的描述,于是我搜索了「混乱」这个关键词。
  2. 然后我在翻找笔记的过程中,意外读到了当时写下的另一句话——拥抱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有时候效率更高。
  3. 顺着这句话,想到了随机爬山算法……

我眼前一亮,原来搜索+链接的方式不就是在笔记中应用随机爬山算法嘛,于是我又发现了一个新想法 👇

链接:在笔记中思考,不止是记录

  • 以前写笔记,我喜欢把笔记写在相关主题分类下面。
  • 现在写笔记,我更喜欢把它链接在相关卡片后面。

人脑不是按照「主题分类」来思考的,而是通过查找和建立「链接」。

比如我们在房间里找钥匙,如果一时间找不到就会转而去想,上一次钥匙出现在哪里?我当时在做什么?然后突然就想到了钥匙放在什么地方,这就是链接的价值。

“每写一张新卡片,都尽可能把 ta 链接到一张相关的旧卡片之后”,再根据搜索和链接来找到卡片,这个过程其实也在镜像我们人脑记忆和回忆的过程。

所以随着笔记越写越多、链接越来越多,这种感觉很强烈——不仅仅是在笔记中记录,更是在笔记中思考。

思考的过程,迸发灵感和创意的瞬间,放在大脑神经层面,其实就是两块储存着不同信息但本不相连的神经元之间建立起了链接(这个过程大脑会分泌多巴胺,所以有效的思考应该是很爽的,而不是枯燥的)

而当我在搜索旧卡片,链接新卡片,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又意外链接了几张不相关的卡片时,我也在笔记中思考,然后进而发现更多的想法。

……

说起如何链接旧卡片和新卡片,flomo 里有两个选项 —— 标签 or 链接。

我看过不少分享卡片式笔记的文章,发现大家常常还是以「标签」为笔记体系的核心,但我自己还是更喜欢用链接。

我觉得链接比标签更符合卡片式笔记自下而上的理念:

没必要先分类再填充,最好让结构慢慢地生长。

先创建标签,再往下面写,我很容易又会回到以前的逻辑,在无意间创造很多重复或者无意义的标签,下面只躺着孤零零的一两篇我可能再也不会点开的笔记。

而反过来,当我发现一条笔记开始拥有很多链接到此的卡片时,我自然就会拥有一个合适的标签了,而且确保每个标签下关注的都是源自好奇心的“真问题”。

不过这些就完全是我的个人喜好了,不一定适合每位小伙伴,分享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不论用标签也好,用链接也罢,我们都在为同一件事儿而努力:

一个好的笔记系统不应该越积累越臃肿,越难找到东西,最终甚至不敢打开。而是应该像我们的大脑一样,越积累输入越有价值,越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