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这一年养老也算得上一个蛮应景的话题,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入不敷出、养老金入市、发行养老目标基金等不少事。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原因,中国先行的养老制度渐渐地不再适合新的经济环境,亟需改革。
那么改革可能会怎么改?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其实方向还是相当明确的——从转移式的养老金模式,向储蓄型的养老金模式转型。
我在之前的内容 为什么我觉得下一个 100 万的机会在股市 中简单提过:
当前的国内养老体系还是资金转移模式,年轻人交的养老金给退休的老年人用,等到年轻人老了再由新的年轻人养活。但是问题在于,随着平均寿命上涨、出生率下滑,社会将会不可避免的老龄化,当前的资金转移模式就会出现大问题。这并不是什么新鲜问题,欧美国家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年。
正好最近是美国养老金 401K 模式的 40 周年,Barrons 周刊专门做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我也在研究德国的养老模式和投资机会,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从目前的发展进程看,德国大概相当于 20 年后的中国,美国大概相当于 40 年后的中国。
结论放前面
照例先说重点的结论——养老体系的改革长期看对投资而言是利好,但是对于理财的意识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养老体系的改革会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正向现金流,而且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增加也能够增强市场的有效性。
而在这个变化中,原本大锅饭似的养老保险(五险一金中那个)对于未来的作用会越来越小。而个人自行的理财投资规划对于退休生活的质量影响会越来越大,很可能会直接影响未来的生活水平。
当前模式的困境
当前的养老金是属于财政统筹发放的形式,本质上是一种资金转移模式。年轻人交的养老保险,付给现在的老年人;等现在的年轻人老了,再由新的年轻人来供给养老金。但是问题就来了,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且这个过程目前来看基本不可逆。年轻人不够了,养老金自然也就不够了。
现在的老人还算幸福,因为目前年轻人口的比例算是一个巅峰状态。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的养老金水平依然远远谈不上满意。那么等到 20~40 年后,我们这些人退休以后退休金能达到什么水平呢?德国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很久,而且还在愈演愈烈。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等到我 40 年后退休,再考虑通货膨胀,退休金连现在工资的 1/3 水平都达不到 😅。
所以说,这条路必然是走不通的。作为如今的年轻人,如果我们不自己进行财务谋划,单纯指望退休后的法定退休金基本就是个活脱脱的悲剧。
这么一看顿时觉得特别忧桑,我们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交了上百万的养老金养活了别人,退休之后自己的生活质量却很难维持。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就出现了新的储蓄养老金模式。
向储蓄模式转型
储蓄模式很好理解,即我们的养老金不再被发放给其他人,而是存进自己的养老账户,用来直接投资,不断积累。这样一来公平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多存多得,少存少得。
我对德国的情况相对了解,简单介绍一下德国的情况。德国目前是传统养老金模式和新式的模式并存的。
- 传统养老金是强制缴纳的,直接从工资中扣除(和中国的五险一金类似),使用资金转移模式,发放给现在的退休老人。(如果直接停掉传统养老金,现在的退休老人就木有生活来源了)。
- 新的储蓄型养老保险作为补充,自愿选择,但是政府会提供专门的补贴和税收减免。因为是自愿的,不进行保险的人也有,这也是这个模式的一个挑战,对于人的自控有一定要求。
这种新的保险德语称为 Riester,签订 Riester 保险的员工,政府会向每个人的账户每年补贴 175 欧元(大约相当于多了 10% 的储蓄)。同时对于这部分资金政府会退回当初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大约相当于又增加了 40% 的资金)。简而言之,如果我每年向 Riester 中储蓄 1500 欧元,实际上我的账户会增加 1675 欧元外加 600 欧元左右的现金(退税),补贴力度还是相当明显的。
在这种模式下,大家的参与热情还是不错的。那么这些资金会被如何使用呢?最终一定是以各种形式流入资本市场参与投资。所以这会是一个长期的利好,因为会带来长期的资本流入。
储蓄模式的问题
储蓄模式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投资中的选择问题。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中,我们完全不用考虑这些资金的用途和运作,只要老老实实等退休后,发多少就是多少。而在储蓄模式中,因为是自愿的,我们就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问题,而投资途径也不止一种,这和一般理财是一样的。
以前我们可以说我不理财,有多少花多少,反正老了等着领退休金。但是如果未来法定退休金会大幅度缩水,理财就不再是一道选做题,而变成了必答题。
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人的理财水平是不及格的,这一期的 Barron’s 中有一段很生动的描述「这就像医生不给病人开具体的药方,而是给他一个单子,让他自己看心情挑」。
储蓄模式的养老机制对个人的理财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研究不好理财,你可能连好好退休的权利都没有了。
中国的走向
中国养老金的变革方向已经比较清楚,国外的经验和方案都很一致,而初看国内的政策导向也是很明确的套用外国的成熟方案。具体的变化和不变如下:
- 传统的养老保险虽然越来越不行,但是肯定不会挺,不然现在已经退休的老人就没有经济来源了。就只能辛苦一下我们这些年轻人了。
- 在传统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会再鼓励大家规划自己的储蓄型养老金最为补充,并提供政府补贴和税费减免。
- 对于个人的储蓄型养老金政府在鼓励的同时,应该也会出台一定的限制政策,比如限制支取等等。
不过我目前比较担忧的还是国家鼓励的力度和效果,政府提供现金补贴的可能性太小了,提供税费减免的可能性更大。但是问题在于税收减免多是基于个人所得税,可是国内个人所得税占比很低,大家交的个税都普遍都不高,就算提供减免也减不了多少钱,所以最后实际的激励效果还是需要观察。
但是有一个结论是不会变得——理财只会变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