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生活还是投资,我一直算是偏乐观的。除了性格,可能也和我过往的经历有关。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家三个孩子,老三体弱多病,所以很多人担心老三活不久。也是因此,家人更照顾老三,他自己也更注意。最后,老三反而是三兄弟里最长寿的(中学时读到的,我居然现在还记得 😂)
好事儿,常常来自对坏事儿的应对。我遇到的很多困难最后都变成了好事儿,久而久之,这让我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当困难时,我也隐隐有点期待,这次的困难,又会带来哪些收获?
A 股最难的时候也许还没过去,但我隐约有点感觉。几年后回头看,我也许会很庆幸这段时间对「风险」的重新理解。
2024 年 01 月 10 日:
想要把投资成功变成生活幸福,靠的不是尽可能高的最终收益,而是实现目标收益的过程痛苦尽可能小。
2023 年 07 月 27 日: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分散配置虽然不一定能增加收益,但能显著减少最坏的情况。
2022 年 04 月 19 日:
转变思维,不再是「有没有风险,还能不能投资?」,而是问「如果有风险,如何投资能才能降低风险的影响?」
这些点滴积累,在 8 月初海外市场大跌中让我有点惊喜。
几乎看不出来……
8 月初海外市场大跌,日股熔断(我有持仓),美股标普 500 回撤 9%。
但当我看到自己海外账户的曲线时 👇
几乎看不出这次大跌对账户的影响,中间最大回撤 3%,稳得让我有点惊讶。
从去年开始增加海外投资以后,常有小伙伴问我,现在美股处于历史高位,还能投资么?如果赶上下跌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和很多人想得不太一样——相比于「现在有没有风险,能不能投资」,有了这些年的思考,我更关心「风险一定存在,那么怎么投资当风险发生时可以受损更小,当风险没有发生时又能获得收益?」
我目前的做法是这 2 个:
1、分散投资 + 再平衡
在海外投资里,我除了美股、日股,也配置了欧洲指数。除了股票,还有 20~30% 的长期国债,8 月股市下跌时它们涨得不错,抵消了大约一半的股市跌幅。
以前我很抗拒分散投资,因为这样在上涨时会错过一些收益。直到我想明白了,痛苦最小化 > 收益最大化。
分散投资的收益未必比集中投资好,但它却有减小痛苦,甚至坏事儿变好事的能力——受损更小,回本更快,可能别人还在回本,这边已经新高了 👇
2、多问自己,如果将来发生风险,哪笔投资、哪位投资人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强?
所以我在投资美股时,买了较少的指数基金,大部分则是买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持有超过 2000 亿美元现金的伯克希尔,可能是我能接触到的最可能受益于风险的选择。
相比于「有风险能不能投资」,转而思考「有风险时应该如何投资」,找到一个上涨下跌都舒服的位置,这能省去不少内耗。
我依然相信每段经历都有意义,我们在 A 股这几年遭的罪也是。
当前投资全景
上上个月给大家分享过我的投资全景 👇
我会每个月盘点一次资产配置,看当前比例和目标比例的偏差,来决定这个月的定投 or 卖出。
1、这个月我没有定投海外市场,因为账户新高已经自动完成了这个月增加 0.5% 的进度。
2、港股账户我也没动,有一些上涨,但还没到再平衡卖出的阈值。
3、这次盘点完主要定投的还是 A 股。
现在回头看 3 月检查资产配置,当时基于再平衡规则卖出部分 A 股 👇 虽然总金额不大,但这个节奏还挺舒服的。
这里还可以补一句。超过一半我的主观感觉和再平衡建议的方向相反,都是再平衡对 😂 确实如丹尼尔·卡尼曼在《噪声》中所写,规则常常能打败总结出这个规则的人。
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判断能更好地考虑问题的复杂性和微妙的细节,但复杂性和微妙的细节基本上没什么用,因为它们并不会提升简单模型的准确性(反而带来了大量的噪声)
4、最后我还微调了下恒生医药 159892 的网格,给大家分享一个复盘经验——如果网格的目标价离支撑位很近,最好放在支撑位上面一点点。在复盘时发现,我的恒生医药网格下一个买入价格在 0.399,刚好低于支撑位,正好没买到 😂 如果稍微改一点到 0.4 以上,这时候可能已经变现一网、甚至两网了,并且没有增加风险
以上,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实证账户更新
整个 8 月最后结果居然是正的,有点意外,和我主观预期挺不一样的。于是再次确认了下,发现主要是两个原因:
- 8 月最后一天 V 回来一点,所以整个 8 月 A 股相关投资实际下跌不到 2%;
- 加上海外投资新高。这也是个挺有感触的地方,虽然海外投资目前占比 23%,只是小比例,对体感的影响却比预期更大。资产配置的意义容易被低估。
被动收入观察 👇 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被动收入」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曲线的下方,继续苟着……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长期跟踪财务自由的可行性。家庭开支曲线里,我没有算买房首付、一次性税费和部分硬装的钱。剩下大家能想到、想不到的,房贷月供、家具、家电、旅行、保险、医疗什么的,每一笔都算进去了。
……
最后例行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关于这份实证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今天,已经走了 5、6、7 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预计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但后来发现钱不需要那么多,开销变少,本金变成了 20 倍),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慢慢播种,等待市场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