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享点生活日常,知道很多小伙伴爱看这个~
从刚来时惊奇这边蘑菇好多呀,到第 3 年,我们终于也加入了采菌子的行列 😜(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学习和实地考察容易混淆的有毒品种,确定有把握才行动的)
住在森林边的遛狗日常 👇
一转身发现狍子正歪脖子看我们 👇
听邻居讲,他们家的狗特别喜欢找野猪玩。带也太去过一次,2 个多小时还没回来,天黑了我出门去找「再也不去了,路太野了,最后还没找到……」😂
……
前段时间陆陆续续翻到一些网上的分享,聊回二三线城市生活的感受。有程序员从国外回武汉的,有移民英国又回广西北海买房的。感觉大家的普遍评价是:
如果能解决工作、收入问题的话,二三线城市是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还想回一线吗?」
刚离开一线时,我的想法还是,如果以后有幸财富再增长几个量级,还是可以考虑回一线。
但现在不想了。中间我们还真去了一次原本「以后有钱了可以考虑」的大城市。回来以后的感想是,去玩一趟可以,生活是万万不能的 😂 我和也太偶尔会聊到以后去哪,想过很多城市,但都没有一线……
习惯低线城市的生活便利再回一线,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成本不仅仅是金钱,也是时间。
表面上看一线城市的生活资源更多。但实际上除非直接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圈,否则吸血效应反而会让一线周边的可得资源还不如低线城市——太多时间都花在了去核心圈的路上——而且反过来,在一线核心圈想要接触自然资源时,又要跑很远。
……
想起以前选城市看「宜居城市排名」那会儿,意外发现德国排名第一的宜居城市居然是慕尼黑,全德房价、房租最贵的地方。
当时我就一通吐槽。这叫什么宜居城市,排名都只看经济活力,却不看生活成本……(但真有钱到不在意生活成本的,其实到哪都宜居)
所以我们很快就放弃宜居城市排名了,转而关注「自己」最在意的东西——房价、人口、日常使用最多的资源。
我们发现自己使用频率最高的,其实是超市、森林、医院、餐厅和自己的家。前者离家近不近,后者价格是否能负担,才是对自己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后来我们就搬到了现在的住处,城市规模在德国排名 70 开外。
也是很切身的感受,没有一个城市是对所有人都宜居的,最重要的还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
也聊聊低线城市工作机会的观察。
刚来那会儿,我也挺认同低线城市工作机会更少这样的看法。好奇查过一次当地招聘,发现主要就三个雇主——大学、政府、市政(水电、供暖、公交),没了……
但后面的两个经历,让我的想法有了一点变化。
有次遇到一位特别能聊的医生,发现我俩居然是从同个一线城市搬过来的。我问他是怎么来的,他说朋友的医院缺医生,问他愿不愿意来,他就过来了。
我当时就感慨,每个城市都需要医生(小地方好医生比大地方还抢手),但不是每个城市都需要写 Python 语言的自动化工程师。突然意识到「地点自由」不仅仅是远程办公,如果我们的工作哪里都有需求,也是一种地点自由。
后来在《别相信直觉》里读到一个统计数据,什么行业最容易致富?统计发现致富比例最高的行业,不是大家都能看见的金融、科技,反而最“无聊”(也因此竞争不激烈)的各类做本地服务的区域经销商——比如在欧美这边,汽车经销商、饮料批发商,致富比例最高。
想起我们当时找人做遮阳棚。全市就两三家店,都开了几十年。这种外地抢不了、新来的人也看不上的生意,倒是成了低线城市里稳稳的收入来源。
我发现自己以前有个思维定式,总觉得要先有岗位招聘、再有工作。但在低线城市大企业比较少,很多工作机会不会出现在招聘广告里,而是看一个人「接活」的能力。
低线城市工作机会不少,少的是工作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