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搬去二线了~

好久不见,非常想念 😊

写这篇文章时我终于结束了来回 1000 多公里的奔袭,带着全部家当待在一座完全陌生的二线城市的新家了。

虽然各处百废待兴,十几个搬家纸箱还等着就位

这只是一面,后面还有两排
这只是一面,后面还有两排

还没有厨房,只是暂时把洗碗机和电器接上确保生存(太丑了,没脸发 🤣)

好些房间还没有灯,过了好一段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没灯以后突然发现原来月亮这么亮:

但肉身和灵魂已经确确实实地到了二线。

现在想想还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一座从没来过的城市,只是看了周边地图觉得位置很方便,看到当地人口在净流入(说明城市有吸引力,不是因为人跑光了房价才便宜),再看到当地比一线三折的房价,我们就这么杀过来。

有点像刚上大学,只是跟着学校的名字,就选择到一个新的环境重新生活 😜

……

说起二线,经常有观点觉得二线的资源不行,不如一线。

但我一直持相反的看法,一个城市拥有的总体资源,和生活在城市里的自己所能触达的资源是两回事儿。

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

A:在一线只能住在郊区或者卫星城,去哪都不方便。因为高房价,在位置、户型上反复纠结牺牲,让房贷吃掉每个月的大部分收入。

B:能在二线自己喜欢的地段买个各方面都满意的房子,每个月还能存下相当收入用于投资,或者是储蓄应对未来生活的变化和意外。

到底谁能获得的资源更多呢?

在德国这些年,我和也太一共搬过 6 次家。从一线市区到一线卫星城,再到二线。目前为止,在新家生活过 2 周以后,二线最香:

  • 在一线时,因为房价不能住在很核心的位置,加上城市规模大、资源太分散,反而去哪都不方便。最近的超市都得坐公交……
  • 在一线卫星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像日常超市、医生、学校、上班这些都变近了。但因为边上一线城市的“吸血效应”,很多活动安排、大型医院、商场都会优先考虑一线城市。偶尔还是要往一线跑。
  • 相比之下二线是最均衡的,自成体系,城市规模也比较适中。

而且我发现,当房价不再成为选择住址的障碍,生活简直太方便了

跟超市做邻居

我和也太安家的标准是「可以步行 15 分钟到大部分日常会去的地方」,最后选在了靠近超市聚集地、距离市中心大约 15 分钟步行距离的城市边缘。

下楼过一条马路就是三家连锁超市。

德国虽然各个城市的超市价格没什么区别,但住得近一点更容易买到各种打折商品。我们已经摸清了超市打折的规律——每天早上 8 点前给临期生鲜贴 7 折标签,晚上 18 点会准时给所有面包、甜点贴全场 5 折。准时去报道 🐶

(因为买东西太方便,我又被禁止独自逛超市了,因为总能成功避开正确答案。这是我的最新成果,拆开包装的瞬间我都惊呆了 🥲

住在森林隔壁

在生活便利之外,城市边缘给我最大的意外惊喜就是自然环境了。从我家到森林走路居然不到 10 分钟,网上找到好多徒步路线都是从我家附近开始的。

赶上阳光洒下来很舒服,吸氧吸到饱
赶上阳光洒下来很舒服,吸氧吸到饱
偶遇一场越野跑比赛
偶遇一场越野跑比赛

而且很好玩的是我发现这边盛产各种蘑菇(有点像云南?)。遛狗路上正遇到一个老奶奶抱着一大捧蘑菇往家走,一个蘑菇有我脸那么大。后来还发现离我家不远就是当地的蘑菇协会。

所以昨天散步我们有意找了一下

一路收集了 17 种蘑菇品种(👇 照片都是也太拍的,是不是很有百科插图的感觉)

不过自己采蘑菇风险收益比太低了,猜对了吃不了几口,猜错了可能全家躺板板。我就学习学习,不打算尝试 😂

后来我们找到了更适合吃的目标——继当年捡板栗误捡到了有毒的马栗以后,我们找到了真正的板栗树~

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板栗,煮完有点“树叶”的清香味(结论:味道不错,下次……可能不会再捡了 🐶)

……

不过说了这么多,我搬家以前最渴望的点其实很简单,“从明天早上开始,我终于又能在自己家看到了初升的太阳了”。住了 1 年朝北的房子,又住了 4 年朝西的房子以后,我可太想念这种感觉了。

现在是德国 7 点,在发文中等待日出

总而言之,虽然这趟搬家真是辛苦,但感觉很值。期待未来的种种惊喜 🫣


过去两年关于搬去二线的思考

2021 年 6 月 9 日 👇

我们准备搬去二线了

昨天基本一天都跑在路上,长途开到 200 公里外去确认一些房子的东西。所以时间有点紧张,这篇只能跟大伙简单聊聊啦。

今年我们的一个小目标就是提前把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德国房东普遍很保守,财务自由以后可能就很难再跟他们证明自己的收入稳定,目测租房会遇到不小的困难。

我们财务自由本金也算攒到了不小的数目,买房付首付的影响不像当初那么大。再加上我们不限制自己必须生活在哪个城市,所以全国范围找自己喜欢 + 房价很低的大城市还挺容易的,房价直接打三折,买房的门槛就进一步下降了。

德国有个大城市名单,列了城区人口在 10 万人以上几十座城市(哈哈,没少写 0,真的就是十万,让大伙见笑了……记得小时候十八线县城人口都不止这个数)我们就从里面选了一个最顺眼的。

不过德国好像没有一二三线这种概念,我大概估摸了一下,有各大连锁商圈、有大型医院、有几所全球排名还可以的大学,应该算得上二线的标准了。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这个也不是重点,我们能想到的生活资源都齐活了,就够了。

……

比较好玩的是我们在看房的时候,好多人见面聊起都是问,你们是不是在当地某某大学上班,估计是因为外国脸吧,在加上距离学校那一片挺近的。

然后我们就讲,我们在南边 200 公里外工作,但是当地房子太贵了,所以跑到这边来买房。

说财务自由解释起来太费劲了,我们就说都是做公司现在都居家办公了(正好疫情、合情合理~),那住在哪就无所谓了。

但即使这样大部分人听完还是一脸震惊。经纪人说,自从居家办公在网上听过不少这样的故事,拿一线的工资,去住二线的“豪宅”,但我们这种真人版的还是头一回遇上。

哈哈,小小地满足一下我的虚荣心。自从财务自由跳出必须上班的思维定式以后,能够全国范围随便选城市再不纠结工作收入的问题,想想还是有点得意的 🐶

不过这样跨城市买房也有个比较明显的缺点,德国这边建房需要不断和户主商量确定各种材料和设计,不像国内直接一套建好交给你。小到插座开关的位置,大到地板、墙面、窗户啥的都得自己选,而且要求到现场,而且常常一次还搞不定,真心经不起折腾。

我俩就想着干脆躺平算了,能标配就标配,等以后再考虑动手换吧。就是这浪费稍微有点心疼…… 唉,但也没办法了。

……

之前我说自己考虑从一线搬到二三线去,好多小伙伴留言说二三线资源不行。

但我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这其实不是个问题。

具体比较一下,我现在所在的一线城市城区房价是都已经飙到 7000 欧以上了,而且这还是我两三年前听说的价格,太肉疼。如果要买的话,也就是买在城郊,但现在城郊卫星城也要 5500 欧,折合人民币 4.2 万。

但我准备搬去的新城市,市区均价也才 2000 出头,稍微加到 3000 欧元(2.4 万)就基本全市地点、户型任选了。

  • 2.4 万单价住在二线城市最给力的商圈,所有生活资源都在步行 15 分钟内;
  • 4.2 万单价住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线城市城郊,去哪都要开车。

到底谁能获得的资源更多呢?

一线城市确实资源多过二线,但我们个人所能真实得到的,在二线反而可能更多。

……

再就是医疗问题,二线的医疗肯定比不过一线了,这是必须滴。

但二线城市的医疗绝对谈不上「差」的程度,不然那三四线、十八线还能不活了?一线显著好于二线的地方往往都是那些重大疾病和罕见病。

但为了一个几十年可能都不会发生的问题,放弃当下舒服的居住条件,我不愿意。

而且真到了生大病、不得不去一线治疗的时候,当初我从房子上剩下的几百万,再加上未来 N 年的投资收益,再去一线啥医疗资源得不到?

所以我就从来没纠结过要不要去二线的,我只关注怎么能让搬去二线的这一趟尽量少点折腾,多点舒服。

……

再一个吧,在长途的路上(往返 4 个小时),我就在思考。

同样是长途奔波,如果终点是通向加班出差的目的地,整个就和要死了一样。

而因为这次终点是去谈未来的新家,我们俩每次去都会很用心地准备,前一天买各种果汁、零食,还要做中午的便当,跟小时候春游野餐似的

一样的长途奔波,但因为通向的终点不同,旅途的感觉也会完全不一样,我们会开心地享受过程。

大家还记得昨天我们说的,财务自由从以休闲为自由,和

其实就是类似于这样的区别,真正让我们焦虑和疲惫的从来都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定义工作通向的终点。

工作无罪,当我能够找到现实的意义是,工作既可以是也可以是郊游,最大的区别其实就在于我们自己。

哈哈,圆回财务自由了,欧耶


2020 年 6 月 5 日 👇

离自由更近了一步

最近被一篇 Market Watch 的访谈吸引了,被访谈的对象是一位财务自由届的超级老前辈 Billy,1991 年他们一家财务自由开始环球旅行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到现在已经过了快 30 年的退休生活。

Billy 是美国人,环游世界以后选择去墨西哥定居,理由之一就是生活成本超级低。一提起去小城市或者“穷一点”的国家定居,Billy 总被问到一个问题——那儿的医疗水平靠谱吗?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去二线财务自由的故事,大家都很羡慕小城市低廉的房价和相对慢节奏的生活,但同时又担心医疗水平赶不上一线大城市。

关于这个问题 Billy 是这么回答的:

在这里,如果我想去看专家门诊,不用像在美国那样反复转诊,连预约都不用,提起脚就去看病了,效率反而更高。而且从我的经验来看,这里的医生水平也并不比北边(美国)差。但我也还是保留了美国的医保,作为备用方案。

Billy 对于小城市医疗的这个观点给我启发很大,城市的医疗水平高低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你能实际获得多少的医疗资源?以及这些医疗资源对于健康能发挥多大的价值?

借着 Billy 这个观点,我回顾了之前了解到的几个医疗统计数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

  • 影响健康的因素,生活习惯占 60%,环境因素 17%,先天遗传 15%,医疗占比 8%
  • 我们对于医疗的投入,绝大部分用在了生命的最后三个月,「既花钱、又遭罪还没什么用」

换句话说,医疗对于健康的贡献远远低于我们的主观感觉

然后我又算了一笔账,假设搬到小城市去一个月生活成本能降 5000 元。重疾高发年龄是 50 岁以后,我现在 30 岁,省出的这每月 5000 块,剔除通货膨胀以后能实现年化 7% 的复利,20 年后就是 250 万

假如我真生病了,捧着这么一笔巨款,再去一线城市啥病看不了?假如狗屎运没生病,250 万是不是血赚?

或者还有 Plan B,假如真这么在意医疗,每个月 5000 块,一年就是 6 万,已经够买可以私立诊所+全球看病的高端医疗险了,还愁赶不上一线的医疗水平嘛?我给自己算过报价,德国这边私立医疗保险合理配置,一个月保费差不多折合人民币 2000 出头,国内我大概搜了一下,好像贵了一点点,但差不太多。

所谓的一线城市医疗水平更高,可能只是一种统计上的幻觉,放到个人身上不见得适用。表面上看二三线城市的医疗水平是不如一线,但其实我们的「可获得医疗水平」反而提升了(在能保持一线水平收入的前提下)。

这么一想,其实搬去小城市生活也没有那么不堪,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认真思考以后发现并不是障碍。再想到小城市低廉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瞬间觉得自己离自由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我和也太最近在认真考虑搬去北边更小的城市了,考察了几个城市,比预想还要乐观些。德国一线城市买一居室的钱:

  • 搬到一线的卫星城,房价便宜一半,能换成三居室;
  • 搬到三线小城市,房价再便宜一半,能换成 200 平、3 车位的 House,还带 500 平米的花园。而且房龄还更新,能耗更低。

不过计划归计划,短时间内可能还成行不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工作收入,毕竟还没自由,依旧眼馋着一线城市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

那句话真心一点不假,「如果能够获得工作时间和地点的自由,我们的财富将自动放大 3~10 倍」,假如我们可以自由搬家而保持收入不变,不说别的,至少房子已经大了 4 倍,好像有点香。


回头看感觉好巧,刚好三篇文章,分别是 20、21、22 年。每年一小步,我们终于开始了二线的生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