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银行三年躲过这轮大跌~”,“恩,干得不错,下次别在干了 😝”

最近遇到个很好玩的事儿。

有小伙伴刚好有一笔三年的定期存款到期了,有感于今年股市的惨烈,ta 和我说,你看考虑到市场这波大跌,我这定期存款收益是不是也不错了。

我算了一下,3 年总收益 13% 确实不错。

但我随后又查了一下,假如没买定期,而是买了“很惨烈”的基金,收益会是非常惨烈的 +64% 😏

小伙伴一脸不信,又问了我一遍,算上今年这波大跌了吗?

我说,算上了,这是跌完之后的结果。中证偏股基金指数 3 年前大约是 1000 点,到 6 月 2 日收盘时、大跌之后已经是 1600 点,然后再把后面这几天的市场涨幅算进来……

“所以定期买得不错,下次咱别买了 🤪”

小伙伴看到最近大跌庆幸躲开的同时,其实也错过了更早的大涨。只看眼前几个月,和看长期的几年、几十年,结论可能完全不一样。

……

最近这段时间,我又开始收到和 2019 年似曾相识的留言(难道说明现在市场的阶段有点像 2019?)

你的财务自由计划怎么只攒本金,其实没啥投资收益呢?

这几年年化收益看起来只有 5% 了,预期 10% 年化收益是不是太乐观了?

投资还不如银行存款呢……

可能现在很多人眼中,投资是这样的 👇

但在我看来,现在的投资应该是这样的 👇

用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看到的结论不一样。

……

但也会反对的声音问我,“你这些都是过去的数据了,未来未必会这样,现在底层逻辑变了!”

我不太知道“底层逻辑”指的究竟是什么,但我知道一个常识:

如果一件事儿过去几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在重复,那这件事儿在未来十年里,大概率会继续发生。

而如果一件事儿过去从来也没发生过,那他在未来会发生的概率也不会超过 10%

所以我觉得问题没那么复杂:

我愿意用 90% 的金钱和精力去投资那些过去重复发生的事儿,押注他们会再次发生。

再用余下的 10% 来为那些没发生过的变化做准备,确保不会措手不及。

而不应该是反过来。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